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6040.“约瑟对他的弟兄说”表属世层中的真理的觉知。这从“说”的含义,以及“以色列的儿子们”和“约瑟”的代表清楚可知:“说”是指觉知,如前面频繁所述;“以色列的儿子们”是指属世层里面的属灵真理(5414, 5879节);“约瑟”是指内在属天层(5869, 5877节)。由此明显可知,“约瑟对他的弟兄说”表示属世层中的真理从内在属天层所获得的觉知。“约瑟说”之所以并非表示他的觉知,是因为约瑟是内在,一切觉知皆通过内在流入外在或属世层。属世层凭自己无法觉知任何东西,而是从先于它自己的事物那里获得它的觉知。然而,在先之物也无法凭自己觉知,而是从还要先于它的事物那里觉知;因此,最终觉知从主那里获得,主拥有非受造的存在。这就是流注的性质,因而这就是觉知的性质。存在和持续存在如何,流注就如何。没有什么东西自我产生,而是从先于自己之物产生,因而最终一切事物皆来自那首先的,也就是说,来自存在和显现本身,或说祂的存在和显现是非受造的。一切事物也被那首先的保持在存在中,因为这同样适用于持续存在,如同适用于存在,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。
之所以说“属世层中的真理的觉知”,而不说“那些处于这些真理之人的觉知”,是因为这就是属灵语言的性质。事实上,思维观念以这种方式从人那里抽象出来,并固定到属灵实物上;这些实物,就是真理与良善,就是那在人里面活着,并使他活着的,或说是那在人里面拥有生命,并使他拥有生命的。因为这些实物源于主,生命的一切皆源于主。思维也以这种方式从将真理与良善归于人那里退出。这种属灵语言还能使人形成一种总体观念,这种总体观念比当它与人的观念相关联时延伸得更广泛。例如,如果有人说“那些处于这些真理之人的觉知”,这些观念同时也会固定在这样的人身上;这是通常的情形,如此它们就从总体观念中被抽离出来了;来自真理之光的启示就这样被削弱。此外,在来世,关于人的思维会干扰那些被思及的人;因为在来世,一切思维都被交流。这些就是为什么要用抽象的语言形式的原因,如此处:“属世层中的真理的觉知”。
4650.创世记36:31-39.这些是未有君王治理以色列人以先,在以东地作王的。比珥的儿子比拉在以东作王,他的城名叫亭哈巴。比拉死了,波斯拉人谢拉的儿子约巴接替他作王。约巴死了,提幔人之地的户珊接替他作王。户珊死了,比达的儿子哈达接替他作王。这哈达就是在摩押田野上击败米甸人的;他的城名叫亚未得。哈达死了,玛士利加人桑拉接替他作王。桑拉死了,大河边的利河伯人扫罗接替他作王。扫罗死了,亚革波的儿子巴勒哈南接替他作王。亚革波的儿子巴勒哈南死了,哈达接替他作王;他的城名叫巴乌;他的妻子名叫米希他别,是米萨合的孙女,玛特列的女儿。
“这些是在以东地作王的”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的首要真理。“未有君王治理以色列人以先”表当内层的属灵-属世真理尚未出现时。“比珥的儿子比拉在以东作王”表第一代真理。“他的城名叫亭哈巴”表由这真理所产生的教义。“比拉死了,波斯拉人谢拉的儿子约巴接替他作王”表源于此,如同源于它的本质要素的真理及其性质。“约巴死了,户珊接替他作王”表源于此的真理。“提幔人之地的”表它发源之地。“户珊死了,比达的儿子哈达接替他作王”表源于此的真理。“这哈达就是在摩押田野上击败米甸人的”表从虚假中洁净。“他的城名叫亚未得”表由这真理所产生的教义。“哈达死了,玛士利加人桑拉接替他作王”表源于此的真理及其性质。“桑拉死了,扫罗接替他作王”表源于此的真理。“大河边的利河伯人”表它的性质。“扫罗死了,亚革波的儿子巴勒哈南接替他作王”表源于此的真理及其性质。“亚革波的儿子巴勒哈南死了,哈达接替他作王”表源于此的真理。“他的城名叫巴乌”表教义。“他的妻子名叫米希他别,是米萨合的孙女,玛特列的女儿”表这真理的良善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